RSS协助的Ray-tracing室内定位算法

史云飞 郝永生 刘德亮 王 波

(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河北石家庄 453000)

摘 要: 针对室内定位,当信号受到非视距(non-line-of-sight, NLOS)和多径传播的影响时,本文提出一种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RSS)协助的Ray-tracing室内定位算法,改进已经提出的基于虚拟基站方法的信号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 TOA)和信号到达角度(Direction of Arrival, DOA)室内无线信号Ray-tracing模型,利用信号RSS测量值优化算法,实现TOA、DOA和RSS协同定位,提高室内多径及非视距环境下,无线定位的精度,降低算法复杂度,提高算法处理信号多重散射的能力并降低了对基站的依赖性适用环境更为广泛。首先通过RSS得到信号源可能存在的位置,随后利用Ray-tracing原理并使用虚拟基站,将非视距路径定位问题转化为视距路径定位问题,利用TOA和DOA对直射、透射、反射和绕射情况进行分析建模,最后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可能的位置进行筛选,得到信号源的最终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较改进前拥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关键词:室内定位;信号接收强度;光线追踪原理;信号到达时间;信号到达角度

1 引言

随着定位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应运而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生活中,LBS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越来越多的便捷服务,例如外出旅游时,LBS可以在当时的位置提供餐饮、娱乐等信息查询服务,在发生事故时可以更快地提供应急救援服务和人员位置跟踪,但是LBS对位置精度要求很高[1]。在室外环境中,通常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但是当卫星信号进入室内后,由于障碍物(如墙壁和橱柜等)的阻挡,信号变弱,导致定位误差较大,不能满足室内环境对定位的需求,因此需要采用其他技术对室内环境进行定位[2]。影响室内无线定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信号的非视距传播和多路径传播[3],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常利用TOA、信号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DOA和RSS等定位参数来进行室内环境下的定位分析。在利用TOA进行定位估计时,它能在视距情况下取得一个较高的精度,但是在NLOS环境中其定位精度下降严重。为此,在[4]中首先利用基于随机特征的粗NLOS检测方案,再使用迭代最小残差的方法来减轻NLOS的影响,但其定位精度十分依赖于随机特征检测方案;在室内定位中常常利用RSS,因其具有低成本,易获取的特性,但其定位精度十分依赖于路径损耗预测模型,在[5]中,使用Bluetooth LE技术时提高RSS的计算值准确度,是一种高精度,小误差率的路径损耗模型,但其只适用于10~12英尺之间的非常短的范围;在[6]中介绍了一种基于RSS/TDOA的融合定位算法,综合了两种定位方法的优势,减少了位置指纹查找时间和计算过程,但实时性较差。在[7]中介绍了一种利用虚拟基站和凸优化算法来处理信号在NLOS情况下的传输问题,但其只适用于室外情况。在[3]中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基站的TOA、DOA室内信号模型和算法,利用虚拟基站将非视距路径转化为视距路径,以此减少非视距的影响,但其定位至少需要使用两个基站,成本较高且受到基站的限制较大。在本文中,提出一种利用RSS进行协助定位,融合TOA、DOA几何传输模型的ray-tracing算法,首先通过RSS模型得到信号源可能存在的位置,随后利用ray-tracing原理并使用虚拟基站,将非视距路径定位问题转化为视距路径定位问题,TOA和DOA对直射、透射、反射和绕射情况进行分析建模,最后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可能的位置进行筛选,得到信号源的最终位置。本算法利用信号RSS测量值优化算法,实现TOA、DOA和RSS协同定位,提高室内多径及非视距环境下,无线定位的精度,降低算法复杂度,提高算法处理信号多重散射的能力,并降低了对基站的依赖性适用环境更为广泛,仿真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2 基于信号强度的测距模型

当信号传播时,接收信号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这种衰减特性包含了距离信息。在自由空间中,信号强度与传播距离的平方成负相关性,通过计算发射功率和接收功率的差,就可以获得距离值,这个计算过程被称为路径损耗,且它因环境而异,令Pr(d)表示接收者在距离信号源距离为d的位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Friis公式表示[8]

(1)

其中,Pt为信号源的发射功率,GtGr为天线在发送和接收信号时的增益,λ为电磁波的波长。在室内环境中,由于散射,反射和散射引起的多径衰落和室内遮蔽效应,信号强度随着距离线性增加呈现出非线性如图1,与线性曲线y=ax+b相比RSS值呈现出抛物线型。

对周围环境基本没变化,且反射路径较少的情况,可以利用以下反射模型来进行计算:

(2)

其中r1是发射端到障碍物的距离,r2为障碍物到接收端的距离, σ为反射因子,表示反射对象的雷达截面积的入射功率和散射功率的比值,且人的反射因子σ=1[9]

图1 RSS的非线性
Fig.1 Nonlinearity of RSS

由于传统的RSS测量的是多径信号的叠加信号,对于典型的多径传播环境,发射信号通过不同的衰减、延迟和相移的多径传播到接收端,因此多径传播是RSS测距的主要误差源,针对这种环境,可以使用更细粒度的信道模型—信道冲击响应(Channel Impulse Response, CIR)。CIR在时域上刻画了小尺度多径效应,用时域线性滤波器表示,假设时不变,CIR可以表示为:

(3)

其中,aiθiτi代表第i条多径分量的幅度、相位和时延,N为多径总数,δ(τ)为Dirac冲激函数。要想利用CIR的信号功率测距,可以将CIR与Friis公式相结合,同时可以解析全部多径分量[10]。假设有N条多径分量,每条多径分量的传播距离为di,其中i=1,2,…,N;并且假设每条多径分量仅发生一次反射,对应的反射系数为Γi,根据定义,Γ1=1。则波长为λk的发射信号经由第i条多径分量传播,接收到的功率P(di,Γi,λk)可以表示为:

(4)

其中,diΓi为第i条多径分量的传播距离和反射系数,n为衰减因子。将该发射信号的N条多径传播的接收功率叠加,并进行正交分解,可得:

(5)

其中,x=(c,Γ2,…,ΓN,d1,…,dN)∈2NP(x,λk):2N为波长为λk的单音信号经由全部N条路径传播的总接收功率。如果测量足够多个频点fk=υ/λk就可以求解出该组方程,从而可以得到LOS路径的传播距离d1,令dR=d1。基于CIR信号模型的测距精度取决于对多径分量的时间分辨率即系统带宽,所以高宽频的WLAN协议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其性能。

对于一个基站,在通过RSS解算得到的距离dR后,只能确定信号源处于以基站为圆心,以解算得到的距离dR为半径的圆上,并不能得到其具体的位置。

3 虚拟基站的建立

在利用虚拟基站进行定位时,需要用到ray-tracing原理来建立几何模型,其主要是利用无线信号的传播特性与光的传播特性相似,因此可以将光的传播特性用来分析信号在特定环境的传播路径。这里分析暂时不考虑路径损耗。对于室内环境,无线信号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直射、透射、反射、绕射和混合路径。

3.1 直射路径

对于直射路径,信号从未知的信号源发出,经过直射路径到达基站,假设信号源的位置为xm=[xm,ym]T,基站的位置为xB=[xB,yB]T,基站测得的TOA值为t,DOA值为θ,其中θ∈[-π,π],对信号源到基站的距离d有:

(6)

其中,c为传播速度,egauss为高斯噪声,bnlos为非视距误差,遵循指数分布,且有:

所以,最终信号源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xm=xB+[dcos(θ),dsin(θ)]T

(7)

因为xB的位置已知,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得到未知信号源xm的位置。对这种情况,不需要建立虚拟基站。

对于透射路径,可以直接当成直射路径来进行分析处理,因为在几何方法中,非视距引起的误差远大于一般透射引起的误差[3]

3.2 反射路径

3.2.1 单次反射

对于反射路径,信号因被障碍物阻挡而发生反射,根据ray-tracing原理,所有反射均被认为是镜面反射,虚拟基站与基站关于反射面对称,如图2所示。

图2 单次反射
Fig.2 Single reflection

信号从信号源xm=[xm,ym]T经过反射面AB到达实体基站xB=[xB,yB]T,基站所测得的TOA值和DOA值分别为tθ,将反射面AB用一条直线l来表示:

Ax+By+C=0

(8)

可以得到虚拟基站xV=[xV,yV]T的坐标可表示为:

xV=xB+G

(9)

其中

实体基站到直线l的距离为d′,反射面lx轴正向的夹角为φ,当实体基站位于反射面AB的下方或者左侧时,d′取正值,反之取负值。P为反射点,且有xBP点构成的直线:

y-yB=tan θ(x-xB)

因此有P点坐标可以通过下式求得:

信号从信号源到达实体基站的条件,即发生反射的条件为:

(1)估计的TOA距离大于实体基站与反射面之间的距离,即d>|d′|;

(2)反射点P需要在反射面AB上,即θ1∈(α,β)。

其中θ1为虚拟基站看信号源的DOA值,且有θ1=θ-2φαβ分别为直线AxV和直线BxVx轴正向的夹角。

所以可以得到信号源的位置:

xm=xV+F

(10)

其中

F=[dcos(θ′),dsin(θ′)]T

所以,当虚拟基站设立后,可以将原信号的反射路径看作信号从信号源发出,通过直射路径到达虚拟基站,从虚拟基站所测得的TOA距离值和DOA值分别为dθ′。

若考虑存在透射情况,即存在另一个信号源点xm1xm1可以表示为:

xm1=xB+[dcos(θ),dsin(θ)]T

(11)

3.2.2 多次反射

在实际情况中,因为环境十分复杂,可能存在多次反射的情况,对于多次反射,需要建立多个虚拟基站,因为三次以上反射衰减就非常大,所以不考虑这种情况。对于多次反射,如图3所示。

图3 多次反射
Fig.3 Multiple reflection

假设有n个反射面(为了简洁,图中只画了两个),分别用直线li表示,即:

Aix+Biy+Ci=0 i=1,2,…,n

设估计的信号的TOA距离值和DOA值分别为dθ,从虚拟基站看的DOA值为由前面分析,对每个反射面,其都有可能发生透射和反射,因此必须设立一个虚拟基站来估计出两个可能的信号源的位置。

对于反射面li,虚拟基站的位置为xVi,信号源可能的位置为xmi,表示信号发生透射后,经过反射面li到达实体基站(当i=1时)或虚拟基站(当i>1时);xm(i+1)表示另一个可能的信号源的位置,表示信号发生反射后,经过反射面li到达实体基站(当i=1时)或虚拟基站(当i>1时),此时对虚拟基站有:

xVi=xV(i-1)+Gi

(12)

其中

xV 0=xB

其中φi为直线lix轴正向的夹角,当实体基站位于直线li的下方或者左侧时,d′取正值,反之取负值。αiβi分别为直线li的反射边界,所以信号源的位置为:

xmi=xV(i-1)+Fi-1

(13)

其中:

之后,对下一次反射进行分析,即分析下一个i,直到所有反射面全部被分析完,或者反射条件已不成立,则停止分析,停止条件如下(三者满足其一则可以停止分析):

3.3 绕射

因为信号可能会在障碍物端点发射绕射,如图4所示,假设信号在A点处发生绕射,将虚拟基站xV设立在绕射点A处,信号由信号源发出,经过障碍物端点,即绕射点A到达基站。由绕射性质可知,当信号发生绕射时,信号在绕射点的所有方向上均发生绕射,即θ′∈[-π,π],因此只能知道信号源可能的位置,其轨迹为一个圆,且圆心位于绕射点A,所以有:

(14)

其中:

dV为基站到绕射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从室内布局图中得到。

图4 绕射
Fig.4 Diffraction

因为在视距的区域中,直射信号能量要远远高于绕射信号[3],所以信号源的位置应处于xBAxBB的延长线所夹的轨迹圆的圆弧上,即弧上,且有发生绕射的条件为:

4 位置筛选

由上两节可知,对一个实体基站而言,当信号发生反射时,每条路径均有一组成对的TOA距离值和DOA值,可以通过设立多个虚拟基站,从而计算出多个可能的信号源的位置,即有i+1个解算点,但在这些解算点中,只有一个是信号源的真实位置。而对于信号发生绕射的情况,只能得到信号源在一段圆弧上,通过RSS解算出的信号源位置也是一个轨迹圆,因此可以利用RSS协助TOA、DOA筛选出信号源真正所处的位置,令为通过TOA、DOA解算出的可能的信号源的位置,其中i=1,2,…,n1n1为可能的信号源的数量;为通过RSS解算出的可能的信号源的位置,其中j=1,2,…,n2n2为可能的信号源的数量。

对直射、反射和绕射路径,因为能量在传播中信号能量会衰减损耗,所以通过TOA所测量得到的距离值d是大于RSS解算出的距离值dR,即d>dR

对于反射路径,以虚拟基站为圆心,以RSS解算出的距离值dR为半径,建立一个圆,即:

(15)

对于直射、透射和绕射则以基站为圆心,以RSS解算出的距离值dR为半径,建立一个圆:

(16)

因为对于每个虚拟基站都会计算得到两个解算点xmixm(i+1),对每个虚拟基站,将两个解算点带入上式中,即:

(17)

若解算点满足上式,因其明显小于RSS解算出距离值dR,这显然是与现实不符的,故可以将该解算点排除。

对于绕射路径,因为只通过TOA和DOA估计时其轨迹是圆弧,而通过RSS估计时,得到的是一个圆(也可视为圆弧),其必相交于一点,如图4所示,相交的这一点就为信号源的实际位置。

但是,由于误差的确存在,因此,将距离最短的一对作为期望的即:

(18)

其中:

由此,便可以筛选出信号源的位置。

5 仿真实验

图5 仿真环境
Fig.5 Simulation environment

在如图5的室内环境中,所有障碍物(包括墙面)都被认为是光滑的反射面。在仿真中,使用三个基站,位置分别为:BS1(4,22),BS2(4,16),BS3(28,20),三个信号源,位置分别为:A(6,20),B(14,6),C(30,4)。假设每个基站与信号源之间,提取了RSS信号值,并估计出了TOA和DOA值,信号的路径如图5中所表示。当信号源的位置位于A点时,信号源处于所有基站的视距路径下,因此所有的主路径为直射路径,次路径为一次反射路径;当信号源的位置位于B点时,所有的主次路径为一次反射路径或者一次绕射路径;当信号源的位置位于C点时,几乎所有的路径为多重反射路径或者混合路径;根据ray-tracing算法提前得出所有路径实际的TOA和DOA值,并且加上零均值高斯白噪声。将本算法与其他两种算法通过3000次蒙特·卡罗方法来进行比较分析,算法1[3]同是利用ray-tracing原理和虚拟基站的TOA和DOA参数模型算法,但是它是通过两个基站的得出两条信号路径,得到的最后的结果,在通过最小二乘法来计算出最后的位置;算法2[11]利用加权因子来减少多径的影响。

利用平均均方根定位误差(average root mean square error,ARMSE)来评估各算法的定位性能。设置仿真条件为TOA的噪声标准差为1 m,DOA的噪声标准差从1°到10°,其间隔为1 s,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ARMSE对比
Fig.6 Comparison of ARMSE

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当信号源处于A点时,由于基站都处于视距情况下,因此三种算法的定位误差相差不多,但总的而言,本文所推荐的算法和算法1误差更小,算法1的误差为0.39~0.43 m,所推荐的算法为0.38~0.42 m,优于算法1。当信号源处于B点时,因为处于非视距的情况,推荐的算法和算法1的误差相差不多,均在0.58~0.65 m之间,但算法2的误差达到了3.4~3.5 m,明显不足以用于室内环境。当信号源出于C点时,非视距情况十分严重,但推荐的算法的误差在0.785~0.9 m,算法1的误差为0.95~1 m。

得益于精确的CIR信道模型,所推荐的算法精度优于算法1特别是算法2。虽然视距情况下如处于A点精度对比算法1只有0.01 m的提升,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由TOA、DOA所得到的精度已经足够高,CIR所能提供的协助精度有限,因此精度相差无几,但是随着非视距程度的不断加深,特别是处于C点时,推荐的算法的优势就已经很明显了,结果也很好的表明推荐算法提高了处理信号多重散射的能力。

为了凸显CIR在少基站情况下的优势,在实验中,只使用基站BS2和BS3,对B点和C点再一次进行仿真验证并与算法1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对比B点在只使用两个基站的情况下,两种算法都比原先的精度0.58~0.65 m有所下降,但是推荐的算法精度为0.67~0.7 m,而算法1的精度却下降到0.95~0.97 m;在C点这种现象表现的更为明显,推荐的算法下降至0.85~0.94 m,而算法1已经下降到1.38~1.4 m,由此可以分析出算法1对基站的依赖性较大,相对而言,推荐算法受限基站的影响小。

图7 双基站时ARMSE对比
Fig.7 Dual base station ARMSE comparison

从仿真结果可以得到,推荐算法提高了处理信号多重散射的能力,并降低了对基站的依赖性适用环境更为广泛,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6 结论

针对室内环境因信号受到非视距和多径影响,提出一种利用RSS进行协助定位,融合TOA、DOA几何信道模型的ray-tracing算法,通过利用虚拟基站和ray-tracing原理,将非视距情况转化为视距情况来进行处理分析,建立了基于TOA和DOA在直射、透射、反射和绕射情形下的几何信道模型,使其能很好地处理复杂的非视距室内环境,并利用RSS对其定位进行的筛选和辅助估计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推荐算法提高了处理信号多重散射的能力,并降低了对基站的依赖性适用环境更为广泛,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若能有一个更为精确的信号能量衰减模型,定位精度能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Rajalakshmi K, Goyal M. Location-Based Services: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Prospects[M]∥Optical and Wireless Technologies. Springer, Singapore, 2018: 625- 632.

[2] Choi M S, Jang B. An Accurate Fingerprinting based Indoor Positioning Algorith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ngineering Research, 2017, 12(1): 86-90.

[3] 刘德亮. 室内环境下无线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 2015.

Liu Deliang. Research on wireless localization in indoor environment[D]. Tianjin: Tianjin University, 2015. (in Chinese)

[4] Horiba M, Okamoto E, Shinohara T, et al. An improved NLOS detection scheme using stochastic characteristics for indoor localization[C]∥Information Networking (ICOIN),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15: 478- 482.

[5] Viswanathan S, Srinivasan S. Improved path loss prediction model for short range indoor positioning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C]∥SENSORS, 2015 IEEE. IEEE, 2015: 1- 4.

[6] 陈艺灵. RSS及混合室内可见光定位算法研究[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16.

Chen Yiling. RSS and hybrid algorithm for indoor visible light localization[D]. Dalian: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2016. (in Chinese)

[7] Huang L H,Shr K T, Lin M H, et al. A Noise-Robust Convex-Optimized Pos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Code-Aided RSS Estimation and Virtual Base Station Transform[J]. Journal of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2016, 84(3): 309-323.

[8] 杨铮, 吴陈沭, 刘云浩. 位置计算: 无线网络定位于可定位性[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Yang Z, Wu C M, Liu Y H. Location-based computing: localization and localizability of wireless networks[M]. 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14. (in Chinese)

[9] 郭晨. 基于RSSI的无线网络定位技术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 2015.

Guo Chen. Research on RSSI-BASED localization technology in wireless network[D].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2015. (in Chinese)

[10] Zhang D, Liu Y, Guo X, et al. On distinguishing the multiple radio paths in rss-based ranging[C]∥INFOCOM, 2012 Proceedings IEEE. IEEE, 2012: 2201-2209.

[11] Tai C S, Tan S Y,Seow C K. Robust non-line-of-sight localisation system in indoor environment[J]. Electronics Letters, 2010, 46(8): 593-595.

RSS-assisted Ray-tracing Indoor Positioning Algorithm

SHI Yun-fei HAO Yong-sheng LIU De-liang WANG Bo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453000, China)

Abstract: For indoor positioning, when the signal is affected by NLOS and multipath propagation, an RSS-assisted Ray-tracing indoor loc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Improv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TOA and DOA indoor wireless signal Ray-tracing model based on the virtual base station method, the RSS signal measureme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achieve co-location of TOA, DOA and RSS, improve indoor multipath and NLOS environments,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algorithm,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algorithm to process multiple scattering signals and reduce the dependence on the base station. The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is more extensive. First obtain the possible location of the signal source via RSS, then use the Ray-tracing principle and use the virtual base station to convert the NLOS path location problem to the NLOS location problem, using TOA and DOA for direct, transmission, reflection and diffraction situation is analyzed and modeled. Finally, the possible locations are screened using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to obtain the final location of the signal sourc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has higher positioning accuracy.

Key words: indoor positioning;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ray-tracing; time of arrival; direction of arrival

中图分类号:TN9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798/j.issn.1003- 0530.2018.10.015

文章编号:1003-0530(2018)10-1259-08

收稿日期:2018-05-18;修回日期:2018-07-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01494)

作者简介

史云飞 男,1993年生,湖南郴州人。陆军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定位。

E-mail: 727257989@qq.com

郝永生 男,1966年生,工学硕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装备保障信息化。

刘德亮 男,1982年生,博士,陆军工程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定位。

王 波 男,1993年生,陆军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定位。